沐离和歪头、大傻、鼻涕虫;来到城西四海客栈时已近黄昏,洛城里万家灯火明,大街小巷人流涌动,熙熙攘攘。一帮家奴何曾见过如此繁华热闹的地方,早就个个心痒了,无不急着回客栈把行李放下好出去闲逛。
管领一帮家奴的是侯府管家赵玉,说好了是五个人一个屋,赵玉为了克扣点钱,就假传圣旨,硬说是八个人一个屋。
沐离瞧那房间小的插不进脚,就鼓动大傻出头跟赵玉闹。大傻出去一嚷赵玉顶不住了,只好答应他们四个住一间。
四个人把门一关,歪头和鼻涕虫就相视哈哈大笑起来,一个笑的眼泪流,一个笑的捂着肚子叫。沐离觉得两人挺无聊,白了两眼没理睬,自去开了临街的北面窗户。大傻不知道二人在笑什么?但为了显示自己听懂了,也跟着笑,说:“嘿嘿!真逗。“
鼻涕虫止住笑问大傻:“你知道我们笑什么?“
大傻说:“笑赵玉呗。这小子欠收拾。“
鼻涕虫这下笑的更狠了。
大傻懵了,问沐离:“他们笑什么?没来由的在这傻笑什么。”
沐离知道歪头和鼻涕虫是在笑话田氏和张宗琪两个,两个人公然同居不说,还在众目睽睽下丢下众人不管,手牵着手逛街去了。
沐离在心里冷笑说:“有什么好笑的,他们俩之间的狗屁事早臭大街了。”
他本意不说,耐不住大傻三番五次地追问个不停,就说:“就他俩那肚子鸡零狗碎,能笑什么?无非是那个那个呗。”
大傻茫然地问:“哪个?“
沐离懒得理睬他了,就拍拍大傻的肩说:“你呀,自己琢磨吧。”提了自己的小包袱对歪头和鼻涕虫说:“我出去一下。”
歪头问:“你到哪去,不逛街啦?“
沐离说:“吴嫂子托我给她买点东西,一会就回来。“
歪头关照道:“早点回来,晚上我们一起出去喝酒。“
沐离来洛城的主要目的就是出手一对琉璃珠,琉璃珠是青花蛇体内修灵之精华。这种低等灵兽一般而言是无法修成灵体的,一条修不成灵体的灵兽其灵物价值并不算高,对许多高明的猎手来说,这些东西他们是不屑一顾的。
但沐离并不算一个高明的猎手。虽然为了替自己积攒赎身的费用,他从十二岁起就学会了打猎,但因为没有明师指点,猎杀水平一直不高。这两年他猎得最贵重的猎物就是一颗赤坂蛇,那蛇胆也只卖了两枚银币。
这对琉璃珠是沐离行猎生涯中第一个重大收获,对于其价值,沐离估算不好,他估摸既然是灵物,好歹应该比蛇胆值钱点吧!一个珠子怎么说也能卖个四五个银币。
四五枚银币对鸡鸣城的许多药材铺来说已经是天价了。虽然距离京城只有区区一百八十里,但这座小城在叠经战乱之后,民生之穷困,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。
四五枚银币在鸡鸣城绝对可以算得上一笔巨款了,这样昂贵的药材,除了鸡鸣侯府里位数不多的人能消费的起,其余城中百姓,包括上层的富裕人家也只能望之兴叹。
问题是鸡鸣侯府有自己的医师和药房,药材都是从齐州或洛城运来,城中那些灰头土脸的小药铺嘛,人家是瞧不上眼的。
出四海客栈向西行出约半里地就是洛城内药店集中的区域,不过很可惜的是,此刻天色已晚,除了位数不多的几家大药铺,多数中小药铺都关了门。
大药店有钱是有钱,但也敢杀价,因为他并不缺供货的渠道。何况又是这个时候,没了中小药店的竞争,只怕杀价更狠。但是没办法,明天一早就得送寿礼进宫,顺利的话,午后就得回鸡鸣城,这一耽搁又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有机会来洛城。
沐离手中的这两颗琉璃珠只有蚕豆米大小,黄澄澄,呈半透明状,还不成熟,甚至用手都能捏的动,这样的东西是不能久放的,时间长了药效会减损,到时候恐怕连出手都难。
无论如何得今晚出手,便宜就便宜点吧!总比变成废物强。
沐离想着就进了一家名叫东来生的药铺。因为是晚上,客人不多,柜台上只有一个穿青布袍的老先生在照管,正拿着鸡毛掸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清扫着货架。
“老先生,打搅了。”沐离一进门就给青袍先生鞠了个躬。
“小哥,来抓药么。”见来人很懂礼数,青袍先生客气地问道。
“唔,有点东西想出手。”
“这个……”青袍有些犹豫:“验货的伙计不在,这样,您明天再来如何?”
“老先生,我是从鸡鸣城来的,明儿一早就得赶回去,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。”
这青袍先生说话的口气很大,像是店里的掌柜,沐离想掌柜都是从伙计熬过来,验个货还不是小菜一碟吗?果然他这一央求,那位青袍先生点了下头,说:“也罢,你有什么东西就拿出来吧。”
“唉——”沐离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,双手捧了过去。
青袍先生捻起一颗琉璃珠,眯着眼瞧了瞧,又放在鼻子地下嗅了嗅,往布包里一放,问:“你叫价,还是我叫价。”
沐离装着很老道的样子说:“先生是行家,还是先生来吧。”
青袍先生点点头,又拿起珠子瞧了瞧,默思片刻,道:“五个银币一颗。本来可以多点,可惜珠子放的时间有点久,保管也不得当,浆子有点老了。”
这个价位跟沐离预想的差不多,他不动声色地还了一个价:“十个银币。”
叫价、还价,按规矩买卖双方各有三次机会,现在每个人都行使一次权力,论理每人都还有两次。但青袍先生听了他的叫价,竟没有再按行规往下还价。
他微微一笑,说:“成交。”
沐离有些诧异,但随即就想开了,十个银币已经超过自己期望的好几倍了。
“小伙子,你就不怕我哄你?”青袍先生把两枚珠子握在掌中,转身到柜台里拿了二十枚银币摆在柜台上,盯着沐离的眼睛说。
沐离收了钱,一枚枚地吹响了放在耳边听,确认都是货真价实的银币后,他仔细地收在贴身的钱袋子里,又用手拍拍,说:“您是行家,东西值多少,您心里清楚,我是个外行,我不知道。不过我原以为这珠子一颗只值四五枚银币,如今一颗珠子能卖十枚,我觉得已经是赚了。我既不是生意人,又不指它吃饭,多一点少一点也无所谓。”
沐离收拾妥当,朝那先生点点头,转身就要往外走,刚走到门口,那青袍先生在背后喝了声“嗨”,沐离一扭头,只见一枚金光闪闪的东西扑面而来。
他劈手抓在掌中,入手沉甸甸的,一时禁不住心里砰砰乱跳:这竟是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币!
真龙朝的币制规定一枚金币可兑换十枚银币,但实际上因为金子太少,一枚金币在洛城的黑市上能兑换五十枚银币;在富裕的齐州、中州约能兑换六十枚银币;而在物产丰饶的江州、南州等地则可兑换约七十枚。
至于大楚、燕山、弦月等边远邦国,则已经达到了令人咂舌的一比一百,即一枚金币可以兑换一百枚银币,甚至更多。